集安人讲集安事丨集安小城 悠然静谧

时间:2025-06-12 来源:We·集安

集安小城位处边塞,地僻静幽,颇有着世外桃源的境地。小城以安静为长,尽管也是车水马龙,商业林立,声音在这里却是低沉的、轻盈的、浑厚的、悠远的。

人们步履悠闲自在,日子闲适而优雅。

没有急匆匆,没有逼仄感,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未曾改变什么,大城市的繁华紧迫和压力感,并没有渗入进来。小城依然我行我素,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韵致。每一处角落都有种温情脉脉,都有种仙居的柔丝漫漫。

小城没有浮华的表象,没有人声鼎沸,没有脏乱差,一切都是揉进了古老的传统气息和田园趣味,自然而然的平和淡然,心灵非常的轻松愉快。许是,人们习惯成自然的朴实无华,善良厚道,没有做作,没有喧哗,倒像是大家闺秀的优雅,更像一幅山水人家画卷。

得一空闲静坐于街边梧桐树下,细心地去感受这个城市的静,感觉家乡的温馨带给我的默契,像读了一首古诗般的宜人心扉,更像聆听历史时空的召唤。这种心灵上的感应,是润物无声的细腻柔顺的恬静之美好,让我在心里得到了一种感动。

现今的我,已经很安逸于这个城市的山山水水了,得益于这里的风花雪月,足足的家乡之情,已经深扎灵魂深处里了,一种存在感,踏实感,幸福感都实实在在的存在着。每一个日出,每一个月升都与我心心相印,息息相关。

厚重的历史积淀,让这座城市的底蕴与含蓄迷漫于那些曾经的世事,那些先人们的辛苦付出,那些战争的成败沧桑,都在这江水翻滚中成了过往,那些岁月的色彩都穿越而来,让我去感受。

在这种静谧下,去触摸小城传递的亲近感、认同感。去触摸时空深处,虽无声无息,但那些遗迹还在风中诉说着,那些篆刻在石头上的不朽篇章,民族的韧性和勇气都庄严地屹立着,和这里的风云雨雪一起见证,见证着这片天地里延绵几千年的宁静、厚重。

环境的整洁,让城市有着静之感,谧之美,这是一个诗一般的幽香之美。就凭着这些的韵味,她与别的城市有着迴然不同的生活,她不会密集,因为有空间,有灵动的性格,还有丰富的历史积淀,这些历史烟云都浸在了人们的思想感情里面了,这些山山水水在安抚着每一个心灵的轻盈,不至于浮躁。

小城的美韵滋养着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为这里的一方水土深感骄傲。

小时候的城镇模样还在心里,江南水乡般的诗情画意深深印记着。那些庭园深深,燕子穿堂,昵昵喃喃筑巢百姓人家的舒适度,邻里相互慰问关心的温暖,还有那些捣衣声声,树木掩屋的画面,让我的记忆有了倾心的滋味,让我有种幸福安定之情,甜美地充实着人们的日日夜夜。其云也如禅,其水也如道,听着轻风与水的戏笑欢快入梦,伴着我的童年的快乐成长,那种日子平静而淡然。小城的昨天,像一幅画,古色古韵,像江南烟雨,飘逸空灵。

小城的静也因树木成荫而有了静的空间,处处触目皆是绿,浓浓的绿意恰似让人们如鱼得水,逍遥自在。每一条街都有着自己的模样,都有着多姿的树,各不相同。春天里满是花香的京桃花开时,整条街粉妆玉砌,让人留恋止步。秋天里的银杏树,就是辉煌大气的金色,动了天地,惊了岁月。

绿,滑进了岁月的宁谧。

轻雾弥漫的时候,城里有着丝丝缕缕的扯不断,理还乱的眷恋,朦朦胧胧情思悠悠的静美,皆因这延伸进城里的森林和那清清的河水穿城而过的浸润,人们的心是满足的酣畅的,性格是敦厚的淳朴的,表情是洒脱的安逸的。

静中看小城,嗅着那方水土的气味,熟悉而倾心。闲看四季的变化,静听风的恋曲,不论身在何地那都是我栖息的佳境,那些静候月出,踏着星光回家的路,都是古城给予我的温暖,让我的生命时时感恩着。

这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我,一份深爱着家乡的情愫,没有虚张声势的溢美之词,只有一颗朴实无华的敬畏之心,也许是久居故里的原由吧,感情至深啊!

千年的风风雨雨,岁月的磨砺。小城灵魂里的丰满,谦卑中的从容让人注目,她像一处静地,在她身边心便是安静的、稳妥的,连梦都是平安的,我的思想都像水一样的融进入了古城里,成为了一体,如同灵魂的伴侣一般。

一位朋友之词为结束语:“集安是一座来了就让人身心舒服愉悦的城市”。你说呢? 


作者简介:张世娟,集安市人,新华书店职员,通化作协会员。自幼喜好博览群书,文章常见于国内各报纸、杂志、书籍、网络平台,全国《健身气功》杂志征稿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曾参与《世界儿童故事》的改版发行。


作   者:集安作协 张世娟

编   辑:刘奕辰

初   审:王   莹

复   审:刘翔宇

终   审:刘柏良

监   制:丁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