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人讲集安事丨消失的艾蒿

时间:2025-06-10 来源:We·集安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想起了我的那些艾蒿。大约十年前,它们曾经生长在我家楼下的花坛里。虽然是我移植来的,但本人从未享用过一次。

我家小区物业最初的管理人员是个大叔,在楼下这个椭圆形花坛里栽了草莓,这些草莓串根极快,迅速蔓延了花坛。大叔每天锄锄这里刨刨那里,兢兢业业伺候着,自己却从不摘不吃,业主们也不会动一个,只因这个花坛有鼠洞,偶尔会见到它们的身影。于是这片草莓成了纯粹的观赏植物。还有业主经常将不要的盆栽也栽在了花坛里,这些杂七杂八的绿植和那片草莓共同担负起了花坛的绿化职责。

不久这个大叔辞职了,后来人对绿化建设兴致缺缺,于是花坛便处于一种杂草丛生的荒芜状态。

既然无人管理,我便从上班途经的路旁移来了几棵艾蒿栽在花坛里。听说艾蒿串根也很快,第二年就能收获一大片。

移植后的艾蒿果然长势喜人,第二年就占据了花坛的小半江山,显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的蓬勃气象。

从五月初一开始,每次路过花坛我都会特意看它们一眼,只等端午当天收割一把,混上桃树枝,再挂一绺红布和小笤帚,悬在自家门上。一想到这束艾蒿乃本人亲手栽种,不禁觉得别有一番“春种秋收”的情趣。

五月初二,艾蒿依旧郁郁葱葱健康茁壮,我心甚喜。

五月初三中午,下班归来的我呆立当场——花坛里的艾蒿被拦腰斩断,一棵不留。我辛辛苦苦照看的艾蒿竟然不知被哪个“歹人”连窝端了,着实闹心。这么一大片艾蒿,我也不可能独享,本来就打算与小区邻居们共享,这下却被有心人捡了便宜,为他人做了嫁衣。

小小艾蒿,又能怎样?只等第二年小心看管,早点收割,不叫他人得逞。哪知道第二年的五月初一一大早,艾蒿又奇迹般地消失了。

连续两年了,怎么还可着一只羊薅呢,好歹给我留一棵啊。你过端午,难道我家就不过节吗?

我深深折服于这个“歹人”的不辞辛苦,精于算计,竟然精准拿捏了我的心理,将作案时间提前了。如此下力难怪得手了。这样精明,被割的艾蒿必定是用于售卖了。

往后几年间,眼见花坛里的艾蒿面积越来越大,却总在端午前无故消失。我已经见怪不怪,无心看管了。

终于有一年,物业又换了新人,他像最初那个大叔一样,热衷于建设业主的花坛,于是拔了所有的杂草,包括那片艾蒿,种下了几棵瘦不拉几的松树。

自此,神秘的“歹人”再无踪影,消失的艾蒿究竟挂在了谁家的门上也成了永远的悬案。其实,我并没有怪罪“他”的意思,都是为了端午讨个吉利,大家安康就好。


作者简介:郭晓丽,笔名不了了之,女,汉族,出生于1983年,土生土长的集安人,吉林省民协会员、通化市作协会员、集安市作协会员,现从事教育工作。作品发表于《民间故事》《通化日报》等报刊及各网络平台。

作   者:郭晓丽

编   辑:聂钰晗

初   审:王   莹

复   审:刘翔宇

终   审:刘柏良

监   制:丁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