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素来有边陲小江南的美誉,近年来,为巩固和建设好小江南的绿水青山,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山”理论在我市落地生根,我市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守护绿色家园的最后一道防线,打通基层污染防治攻坚战“最后一公里”。
通沟河流域是我市城区内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近年来,通化市生态环境局集安市分局以坚决保护水源地水质为己任,建立水源保护巡查制度,配置专人对水源保护区周边种养殖等活动进行动态监控,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修建隔离设施,设立警示牌,制止污染水源水质的旅游、游泳、野炊、洗刷污物等违法违规行为。
除城镇用水外,通化市生态环境局集安市分局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列为近期工作重点。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等规范性文件,探索适合我市广大农村的农村水源地和水环境安全保障法规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一手抓用水安全,一手抓排水质量。通化市生态环境局集安市分局对辖区内企业等排污场所不定期开展污染源随机抽查执法工作,重点检查各项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情况等,并将抽查结果在集安市政务网站进行公示。按照《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全面推进2020年排污许可发证和登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已协助313家排污单位完成行政审批及排污许可登记工作。
2019年11月,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命名表彰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市是吉林省唯一代表成为全国23个创建单位之一。也是继2018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后,再次获得的又一块“国字号”生态品牌,并成为全国仅有的15个既获得生态文明示范市又获得“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的城市。今年,我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获得第91名,是吉林省仅上榜的两个城市之一。
记者:崔轶男 李润泽 孟令航(实习)